北京誠軒2020年首場拍賣會已于8月19日順利收官,中國書畫、現當代藝術、瓷器工藝品、錢幣四個項目共七個專場,總成交額逾人民幣一億七千六百萬元,總成交率逾89%,表現穩健,在受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,尤顯難能可貴。
中國書畫共四百六十余件拍品,成交率88%,成交金額六千七百余萬元。張大千《翠云晴嵐》作于1976年暫居臺北云河大廈期間,以成熟的青綠潑彩技法繪就,奇幻瑰麗,是畫家自珍自留之物,經過激烈角逐,以592余萬元為實力藏家斬獲,摘得本場桂冠。李可染的寫生代表作《江城朝霧》創作于1956年重慶萬縣寫生途中,反復出版、著錄于三十余種書刊,以402.5萬元為識者收入;另幅作于1980年代前期的《鐘馗圖》,為晚年少而精的人物作品,競投號牌此起彼伏,以逾估價數倍的322萬元成交。
潘天壽《石壽》繪于1957年,逾十平尺,系畫家于杭州樓外樓生日宴會之后的乘興之作,收入《潘天壽全集》,以471.5萬元成交;小幅早年山水《江崖泊舟》為紐約知名古董商龐耐女士舊藏,1948年曾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覽,獲87.4萬元善價。
徐悲鴻《臨風昂首馬長嘶》繪于1942年在貴陽舉辦抗戰募捐畫展期間,受贈者系當地聞人吳禹丞,以402.5萬元為有志者競得;徐悲鴻、楊善深等繪贈南洋著名收藏家吳朝樞的《時賢集錦雙面冊》以101.2萬元易手;另件徐悲鴻的《行書六言聯》成交于97.75萬元。
1935年溥心畬與陳少梅合作的《飲酒圖合卷》,記錄遜清遺民士大夫交游圈的一次酒局,二人各繪一紙,多家唱和題跋十余段,是遺民群體藝文創作和交際往來的難得實物,為本場競投熱點之一,經過輪番競價,以287.5萬元交割。任伯年《淥水荷花朵朵開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古代書畫鑒定小組確認為真跡,著錄于《中國古代書畫圖目》等多部權威著作,成交于172.5萬元。齊白石《芙蓉出水紅生光》是1945年寫贈顧亦弨夫婦五十同庚之壽禮,筆墨老辣,氣息醇厚,以88.55萬元落入心賞者藏篋。
吳冠中《江南水鄉》作于八十年代初,源于紹興融光橋實景,以115萬元交割;另幅約繪于八十年代中期的《旭日紅染萬重山》,構圖、技法皆寓新意,以101.2萬元善價易手。
成扇、扇骨部分均成績不俗。吳湖帆《嬌荷翠裳》為其最具代表的荷花作品,以69萬元成交。啟功《書畫合璧扇》題擬藍瑛,允稱早年佳制;于非闇《書畫合璧扇》取畫家擅長的折枝花鳥,以名墨“卿云露”寫就,兩件均以55.2萬元交割。金西厓《刻江寒汀、陸抑非畫稿扇骨》著錄于《金西厓刻竹目錄》,成交于57.5萬元。
現當代藝術專場拍品九十件,成交率80%,成交金額近一千二百萬元。吳作人《芍藥》繪于1943年,為畫家存世絕少的早期靜物油畫,造型精準生動,氣韻溫婉雅致,以350.75萬元善價易手,領銜本場。孫宗慰《青年自畫像》是其寫實主義代表作,形制特殊,經過多番競價,成交于105.8萬元。黃顯之《南京近郊》具印象派風格,描繪南京清涼山一帶農人日落而歸的溫馨場景,以90.85萬元為慧眼識珍競得。陳抱一早年鋼筆風景素描專題,史料與藝術價值并重,吸引多位藏家關注,十二件拍品皆善價成交。青年藝術家作品亦有不俗表現,黃宇興《光芒》成交于63.25萬元。
瓷器工藝品專場拍品一百三十余件,成交率82%,成交金額二千二百余萬元。清代官窯以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最受市場青睞,其中清康熙五彩龍鳳穿花紋盤,尺寸較大,紋飾布局滿密,以172.5萬元為資深藏家購得。清雍正斗彩纏枝花卉紋碗,外壁上部繪主體紋飾,下部輔助紋飾呈條帶狀集中分布,與習見的清代官窯紋飾布局不同,最終以247.25萬元獲得本場最高價;清雍正斗彩鴛鴦荷塘圖臥足盤一對,為雍正一朝獨有之品種,畫意清新,布局疏朗有致,成交于178.25萬元。清乾隆仿官釉琮式瓶,器形規整,氣韻古雅,最終以92萬元為藏家慧眼識得。
明代官窯部分,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,內壁繪枇杷、山茶、菊花,外壁菊瓣排列整齊,青花色澤濃艷深入胎骨,時代特征明顯,以120.75萬元喜入識者藏篋。明正統至成化青花瑞獅戲球圖墩式碗,器形、繡球繪法、碗沿弦紋青花點等多處細節,均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,于學術上有補闕之功,極為珍貴,最終以172.5萬元易主。
錢幣項目三個專場斬獲總成交率91%,總成交金額人民幣近七千四百萬元的佳績。在疫情影響、海外征集受阻、拍品數量銳減的情況下,創2011年市場高峰以后本公司錢幣項目最高金額,誕生多項價格紀錄,再一次彰顯出錢幣項目良好的收藏前景和誠軒的品牌影響力,并樹立最新市場行情。
《機制幣》專場拍品七百余件,經過連續十六個小時的鏖戰,最終取得成交率97.2%,成交金額五千五百余萬元的不俗成績。拍賣現場人氣爆棚,中低檔幣種的成交價格較上一年度大幅攀升,珍稀品種亦捷報連連。事前即備受矚目的封面拍品,1867年上海壹兩“無射線”、“有射線”版銀幣樣幣(PCGS SP64、SP65),是香港造幣廠鑄造的唯一龍洋,鑄工精美絕倫,夙為收藏界所珍視,經有意者輪番搏殺,最終分別以517.5萬元、488.75萬元高價為實力藏家斬獲,在奪得本場成交價冠、亞軍的同時,也締造了二種版式“上海壹兩”的國內外公開拍賣價格新紀錄。
宣統三年大清銀幣“反龍”版壹圓樣幣(PCGS SP63+),作為龍銀精品中的常青樹,以138萬元為志在必得者所獲;民國人氣品種十二年造龍鳳大字版壹圓銀幣(PCGS MS65+)、十六年造孫中山像陵墓壹圓銀幣樣幣(PCGS MS63)、十七年貴州省政府造貴州銀幣車門無直線版壹圓(PCGS XF45),分別以103.5萬元、97.75萬元、82.8萬元高價易手,一舉刷新以上四個品種銀幣相同評分公開拍賣成交紀錄。
《古錢 金銀錠》專場拍品二百余件,成交率95.2%,成交金額一千五百余萬元。古錢部分悉數成交,清代寶鞏局“咸豐元寶”當五百,獲83.95萬元高價,成為本場“黑馬”?!胞惽f藏中國銀錠(Ⅶ)”系列專題100%成交。其中,民國時期四川“爐關茶課”十兩圓錠,是四川打箭爐茶關對進藏邊茶征收的茶稅,獲48.3萬元善價;四川光緒“二十四年 樂至縣股票 匠周源義”十兩圓錠,實為清政府在《馬關條約》后推行的昭信股票按糧攤派后的稅收折銀,成交于41.4萬元,充分顯示名家舊藏對收藏者的巨大吸引力。
其他精品亦表現不俗,多以逾估價數倍甚至數十倍成交。湖南“宣統元年 宣統元年 湘省包介 洪泰興”五十兩龜寶,品相出眾,經多輪競逐,最終以98.9萬元為慧眼識珠者所得,拔得本場頭籌。安徽“光緒十六年拾月 蕪湖分局 皖岸鹽課 元和銀爐”五十兩銀錠,是安徽官鑄稅銀最罕少的品種之一,以89.7萬元高價交割。明代“廣東廣州府傾解椒木軍餉銀 ”五十兩銀錠,是廣州府將朝貢物品椒木貨物稅充抵軍餉的實例,具財政史料價值,成交于55.2萬元。山西“民國年月 太原晉勝銀行”五十兩銀錠,存世極稀,以51.75萬元納入資深藏家藏篋。
《紙幣》專場拍品四百余件,成交率75.9%,成交金額三百余萬元。1951年第一版人民幣壹萬圓“牧馬”正、反單面樣票(PMG 53、55),成交于10.12萬元。